目前的中考将毕业考与升学考“两考并一考”,定性为初中毕业生的学业考试,所以,试题偏重于学业水平的测试,困难程度相对较低,考试试题编制的选拔性功能也就看上去比较弱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什么考生复习充分、全方位,什么考生临场做题细心、认真,就很容易考出高分,而哪个如果粗心粗心,就会“大意失荆州”。因此,不少父母觉得,如此的考试,对相对心细的女同学来讲,占了肯定的优势,而不拘小节的男孩就大概吃亏。但有关教育专家觉得,“男生吃亏”并非千篇一律的,重点在于防范和练习。
“阴盛阳衰”客观存在
郭先生和赵女性不止是办公室的同事,而且郭的儿子和赵的女儿还是同一个学校的初三同学,下月都要参加中考了。令郭先生烦恼的是,儿子近期的模拟考成绩,与区重点高中录取线还差一点点,而赵女性的女儿则完全有把握考上重点高中。尽管在同事们的眼里,郭的儿子常识面非常广、考虑问题颇有创造性,赵的女儿则相对少了点灵气和聪慧。但郭先生其实心知肚明,这次中考我们的儿子十有八九会不及赵女性的千金。
类似郭先生如此的担心,其实很多有儿子的爸爸妈妈都能感同身受。继光高级中学的胡美高校长告诉记者,以往几年重点高中女孩的录取人数一般要占到55%左右,呈现“阴盛阳衰”现象。有些男孩,数学、物理这类既能反映逻辑思维能力又能考查创造能力的学科,总是考得还很好,而语文、外语等偏重于识记的学科,则要逊色很多,几门科目总成绩加起来,就自然要比女孩差一截了。因此,有初中三年级毕业班老师甚至把中考比作是“细心大战”,哪个仔细了,哪个就能笑到最后。
“男女差别”可以改变
其实,“粗心男生”的现象也不那样绝对,实质日常也有不粗心甚至比女生还细心的男生,重点取决于平常的习惯和练习。瑞金医院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金武官教授特别提醒说:细节决定成败,所以,男孩们如能在生活的首次大考时,努力改进我们的“粗心”问题,对以后的长远进步都获益匪浅。
静安区教育学院初中三年级语文教研员沈慧琴老师,在为那些“马大哈”男孩们感到惋惜的同时,提醒男孩们也可以在中考时扬长避短。拿语文学科来讲,不少男孩的常识面比较广,看的书报也比较多,假如把这个优势发挥到作文上,就会获得高分。总之,大家要看重过往的经验,但不应让固有些定义束缚大家,以致舍弃自己可以做的努力!